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委会第六次执委会成功召开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委会第六次执委会成功召开 3月29日-30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简称“数字遗产专委会”)第六次执委会暨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在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成功召开。

文物数字化保护好不好,有什么优点?
1、文物数字化保护能够提高文化遗产的安全性。传统保护方式难以避免文物随时间流逝而损坏或遗失,而数字化技术能够通过记录和整理,突破传统限制,实现更长久和安全的保存。 数字化保护增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性。
2、数字化保护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能够提供真实且直观的体验,通过720度三维影像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到与实物几乎无异的场景。

3、综上所述,文物数字化在抢救性记录保全文物信息、实现文物资源向数字资源转化以及推动文化遗产的公众参与和文明互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解决顶层设计缺失、文物数字目标不明确、经费不足、人才短缺以及法规研究不足等问题。
“数字遗产”能否继承
数字遗产的继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来说,数字遗产是可以被继承的。数字遗产包括社交媒体账号、网络游戏账号等网络应用账号和密码,以及基于这些账号产生的图片、文字、影像、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这些都属于被继承者逝世时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留下的有价值的数据,可以被视为具体的网络权益和资产。

数字遗产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继承的,但具体能否继承以及如何继承,取决于法律法规、平台规定以及遗产的性质。关于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因此,只要是个人合法拥有的数字遗产,理论上是可以被继承的。
“数字遗产”能否继承,取决于其是否具备财产属性以及是否涉及人格权和其他权益:具备财产属性的数字遗产可以继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游戏币、购物券等虚拟物品,由于具有明确的金钱价值,其财产属性较强,因此可以视为遗产进行继承。
本文来自作者[gd711]投稿,不代表广达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d711.cn/jyan/202508-575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广达号的签约作者“gd711”
本文概览: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委会第六次执委会成功召开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委会第六次执委会成功召开 3月29日-30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简称...
文章不错《数字遗产保护(数字遗产保护工程师)》内容很有帮助